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民国时期的造“国民”与造“民族” ——由王(4)

来源:中国民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关于西方民族学学科名称的西文原文与汉文翻译,蔡元培1926年提出:“民族学是一种考察各民族的文化而从事记录或比较的学问。偏于记录的,名为记录

关于西方民族学学科名称的西文原文与汉文翻译,蔡元培1926年提出:“民族学是一种考察各民族的文化而从事记录或比较的学问。偏于记录的,名为记录的民族学,西文大多数作Ethnographie,而德文又作Beschreibende Volkerkunde。偏于比较的,西文作Ethnologie,而德文又作Vergleichende Volkerkunde。也就是说,通常有民族志、民族学,按德语语法,前者可以被称为记录的民族学,后者是比较的民族学。”(转引自王建民,1997:102-103)国内现在把“ethnology”译为“民族学”,把“ethnography”译成“民族志”,很可能就源自蔡元培的这段论述。“ethnic group”“ethnicity”分别被译为“族群”“族群性”⑤,正如“nation”被译为“民族”,“nationality”被译为“民族属性/国籍”⑥。“ethnology”的词根是“ethno”,所以“ethnology”更确切的译法应是“族群学”,“ethnography”更确切的译法应是“族群志”。西方“ethnologists”和“anthropologists”在世界各地开展的田野调查,实际上是对当地“ethnic groups”的调查,译成中文是“族群调查”。因此,参照西方“ethnology”这一套知识体系、基本概念和调查方法(ethnography),在土著群体中开展的研究工作应当是“族群识别”(recognition of ethnic groups)而不是“民族识别”(identification of nations)。即使是当年的西方人类学者,也没有把“ethnography”看作识别当地“nation(nationality)”的研究工作。

“族群识别”,即对于地方性群体的族源、语言、社会组织、亲属制度、文化传统的调查研究,有助于学者更加深入和系统地了解各国内部的族群现象与文化多样性,在各族的比较研究中认识“自身”与各类“他者”,在族际交往的历史与现实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群体文化特征的此消彼长和分化融汇,是具有重要价值且不可替代的学术工作。但是,如果中国学者把“ethnography”称作“民族学”,把调查的国内地方性群体视为待识别的“民族”,就把“ethnic group”和“nation”这两类在社会结构中处在不同层面的群体的政治性质完全混淆了,不仅会给学术界乃至社会公众对本国社会群体结构的理解造成极大障碍,也会在中国从传统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转型过程中给全体国民的政治整合造成极大障碍。

三、“国族”“国民”与“民族”

(一)“国族”与“国民”

“nation”在中国通常被译为“民族”或“国族”,这是伴随工业文明首先出现于西欧的一种全新的政治实体形式。在欧洲,“‘国家’、‘民族’(nation)及‘语言’等词汇的现代意义,要到1884年后才告出现。……在1908年之前,‘民族’的意义跟所谓族群单位(the ethnic unit)几乎是重合的,不过之后愈来愈强调民族‘作为一政治实体及独立主权的涵义’”(霍布斯鲍姆,2000:17,20-21)⑦。在西欧各国民族主义运动中,依次产生以“民族”为单元的主权国家,“一族一国”成为民族主义运动的理想目标。“最佳的政治安排的获得是当每一个民族形成了独立的国家的时候。”(凯杜里,2002:52)⑧“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的和民族的单元应当是一致的。”(盖尔纳,2002:1)⑨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欧洲人在其殖民地成立的新国家没有沿用西欧“原发型”以现代公民权为基础的“公民模式的民族国家”,也不把殖民地各土著群体和新移民群体视为“民族”(nation)。以美国为例,“美国在法律上所宣称的平等和其他权利只属于个人,属于个体的美国人,而不属于各个民族。民族居住的地理分布是诱发民族问题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地缘因素。从美国宪法和一般性的地方政策,都反对将民族聚落模式地域化,以及任何试图以民族单元为基础建立政治实体的努力”(彭池,2015:117)。

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当欧美政治话语被引入中国这个传统多族群“天朝大国”,“nation”被译为“民族”后,“民族”一词应当被用来称呼中国的哪些群体,应当被应用在哪个社会组织层面,这在现实中出现了问题。西方人有意或无意地把中国境内具有不同族源、语言及文化的蒙古人、汉人、满人、藏人等群体称作“nation”(民族)。在这方面,日本最为积极。最典型的是1896年甲午战争期间日军登陆威海后张贴的中文告示《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把“满清”称作“塞外蛮族”,把汉人称作“贵国民族”,与“日本民族”并列,煽动汉人反满并以汉人聚居十八行省建立“中华国家”。⑩这篇文告是用“民族”概念分化瓦解中国的典型话语文本。?

文章来源:《中国民商》 网址: http://www.zgmszz.cn/qikandaodu/2020/1004/495.html



上一篇:基于“健康中国”视阈的国民体育消费转型研究
下一篇:从肠道健康到国民营养,蒙牛展现大健康战略

中国民商投稿 | 中国民商编辑部| 中国民商版面费 | 中国民商论文发表 | 中国民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民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