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国学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国学典籍阅读笔记

来源:中国民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被人常用的“国学”概念,在沉寂百年之后,成为时下学界的热门用语。但究竟“国学”是什么,其内涵外延扩展到什么范围,向来有不同说法。在此,让我们做一些历史考察,以求得

被人常用的“国学”概念,在沉寂百年之后,成为时下学界的热门用语。但究竟“国学”是什么,其内涵外延扩展到什么范围,向来有不同说法。在此,让我们做一些历史考察,以求得确切认识,并与当下关于传统文化的指称联系起来,以有助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发展前进。

一、国学的古义与今义

在中国古代,“国学”是指“国之学”或“国子学”,此中的“学”,都是指育人之学校而言。“国之学”是指国家一级的学校,与“乡学”相区别。《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五百家)有庠,术(二千五百家)有序,国有学。”朱熹《孟子集注》中以前三者为“乡学”,以“国有学”为“国学”,并指出夏、商、周三代,皆以“学”为“国学”。古代最权威的辞书《尔雅》云:“国学教胄子,太学招贤良。”胄子是王公子弟,贤良是平民子弟。到了后代,“国学”是通指设在王都的最高学府。在中国古代的“国学”概念,不论什么时代所指都是学校。

从20世纪初开始赋予“国学”以新义。自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的文化学术以至科学技术渐多传入中国,特别是哲学和社会科学,明显区别于中国故有的“五经”“四书”、诸子百家之学,人们为了以其与国故之区别,始称从西方传入的文化学术为“西学”,称中国故有的,也就是古代传下来的文化学术为“国学”。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筹办《国学报》,是最早见的“国学”新概念,这是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指认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之说。国学大师章太炎在日本东京开办“国学讲习会”“国学振起社”,创办《国故论衡》,其后又写《国学季刊发刊宣言》,称“‘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故’。”1906年国粹学派代表人物邓实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综观上述之说,可以认定“国学”新涵义大体是:(1)中国的(区域限定);(2)历史传统的(时代限定);(3)文化的(内容限定)。由此可见:凡是这个内涵外延的范围都是今日所说的“国学”内容。

二、什么是“国学”的不同说法

什么是“国学”向来有不同之见:一是梁启超、章太炎等指认中国故有之文化为“国故学”,亦称为“国学”;后胡适以此为据,在《研究国故的方法》中以“国学”指中国传统文化。二是钱穆主张的古代学术思想为“国学”。三是马一浮、熊十力主张的儒家“六艺之学”,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六种经典。以上三种对于国学的指认,外延递小,后一种是以传统的儒家学派所崇奉的儒家经典为根本,但这不过是经学家的视域里的“国学”。其实,博大精深而又丰厚无限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远远不止于此。首先,从与“六经”大致同时的先秦诸子来说,皆各有学术文化的独创,各有见解之所长;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止于先秦时代,之后又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其中尤以汉唐时代最显突出;再次,“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中国各代的历史经验不同,政治、经济、道德、文化、艺术等也各有变移,由此而导出的学术文化,有的也极其宝贵,都是国学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国学不应以传统文化中常常占社会统治地位的儒学为限。

笔者认为:凡是中国古代的文化,或者在限定意义上说是“优秀的文化”,其中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以及不同领域的文化对象,基本上都可以认定是传统文化的内容,都可以称之为“国学”,或者按今日通行的公共话语名之谓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不同时代的不同人们,或从时代阶段所见,或从特殊视角所认,归类分属划分为不同的学派与家数。东汉的班固著《汉书》,在“艺文志”中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之后各代因现实变化,又各取角度,有十家九流之说,择其要者言之,有儒、道、墨、法、名、兵、阴阳、纵横、农、杂、小说、禅宗(由佛教中国化而衍化成的中国佛教)等多家,这还是从学术道理着眼,尚未顾及以术见长、以道进于技艺的各类,如中医、烹饪、绘画、书法、戏曲、营造等传统文化的诸多内容。在国学的认定上,应该明确认准中国故有文化的内涵及应有的外延,容纳传统文化的百家,不能独尊儒术,也不能把作为幼童进行儒学启蒙的通俗读物当做博大精深的国学。

文章来源:《中国民商》 网址: http://www.zgmszz.cn/qikandaodu/2021/0708/649.html



上一篇:毛泽东对传统民本话语体系的变革
下一篇:民视角下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发展考略

中国民商投稿 | 中国民商编辑部| 中国民商版面费 | 中国民商论文发表 | 中国民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民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